匱乏如何影響價值估算 (Scarcity-Framed Valuation)

一些無形事件、事物的價值估算是很困難的,例如:精神折磨、時間損耗等是難以量化和估算。正如我在 <Trade-offs in Decision Making> 寫道,若要用 Cancel-out method 來抹去某考慮條件 (objectives or criteria) 的話,我們必須要學懂 Trade-off 「交換」這個概念。尤其在量化無形或有形事件、事物的價值時,人類會被很多因素、捷思所影響, 其中一個較少人被提及的是匱乏度 scarcity!即:

  1. 個人現時的匱乏程度;
  2. 物件或事項的匱乏程度。
第二點是指:一般來說,若某物件、資源、服務愈是匱乏 scarcity,其估值會愈高,因為供應量低,可擁有機會也小。

有時,這個物件、資源、服務的估值會跟其價值有矛盾,這也是經濟學家 Adam Smith 提出的 Paradox of Value: Diamond and Water。 Adam Smith 在他著作 <Wealth of Nations(國富論)>寫道:"Nothing is more useful than water, but it will purchase scarce anything"。鑽石比水對人類的生存或實用價值為低,但鑽石的價格卻比水高,這是因為:(i) 鑽石的匱乏程度高、(ii) 供應量低、(iii) Marginal Utility(邊際效用)。 邊際效用可用主觀效用值來解說,即:對你個人的滿足度。而這滿足度亦跟你個人的匱乏程度有關,牽涉 Law of Diminishing、Value of Use、Value in Exchange。

本文看的估值,不是從第二點的「物件或事項的匱乏程度」來評估,而是從第一點「個人現時的匱乏程度」。


  

究竟匱乏程度 Scarcity 如何影響價值估算?

根據 Zhu & Ratner (2014) 的研究指出, 

  • 窮人在決定是否買一件物品時,他們會用「交換」 Tradeoff 的思維來衡量。他們會想:「如買了此物件,我將不能買別的物件」。
  • 窮人的腦子會被一些迫切而且必要的支出擠滿,例如:腦子總是充斥著,公共服務、水電煤、租金、稅務、學費等的支出。
  • 他們因為資源匱乏,很容易會用「交換」 Tradeoff 的思維來思考價值,而非用情境 context 來估值。這樣,窮人對物件的估值是較穩定。
相反,富人會較容易被外在因素左右而高估物件的價值

亦即是說,個人資源匱乏的程度能影響估價。這個資源匱乏包括,金錢、時間。

 

研究 A: 同一物品在不同地方的估值

根據 Thaler (1985) 的實驗, 他訪問了 103 參與者,問以下一條問題來看他們如何定價?

問題:  

  • 你願意付出多少錢 (Willingness To Pay, WTP) 在便利店和高級洒店買同一啤酒?

結果: 

  • 多數人都會願意付出較高價格在高級洒店買啤酒,而在便利店則會以較低價格買同一啤酒。

解釋:

  • 富人解釋,他們出價的思考邏輯是用 "情境 Settings" 比較來指引他們如何出價:在高級洒店願意出高價格,是因為他是以同等級洒店售賣該啤酒價格。及因為其他便利店的啤酒價格較低,而令他們出價較低。
    • 這模式是比較估值法,是以"週遭環境 environment" 作為參考,並比較,作為出價的參考
  • 窮人解釋,他們出價的思考邏輯是用 Tradeoffs 的概念:他們出價時,只是想著,買了啤酒之後,他們不能再買的東西或支付東西的價格,來出價,即:願意付出的價格 (WTP)。

這就是說, 窮人以 Tradeoff 的模式作為估價的基礎。而這個基礎是較富人的 "情境 Settings" 估價基礎較為穩定,較不容易被外在因素左右而影響出價。

研究員指出,當窮人的資源匱乏程度稍為改善,他們便會改以富人的"情境 Settings" 估價基礎做估價。這是進一步顯示, Tradeoff 的估價模式,是與資源匱乏程度有關 (triggered from scarcity),並非與某個體有關。

   

研究 B:如何評估價格是平宜抑或昂貴

263 名參與者被問到一件貨品價格是平宜定昂貴?

結果:

  • 昂貴的參與者的參考點,是用自己銀包內的 (small account) 作比較
  • 平宜的參與者的參考點,是用自己銀行戶口內的(large account) 作比較

但是,這個結果只應用在富人身上,窮人就不是。而且,窮人會較富人忽略「比例思考  (Proportional thinking)」。


研究 C:比例思考  (Proportional thinking)

705 名參與者被問到:

(a) 會否願意駕駛 30 分鐘來節省 $50 去購買一件價格 $300 的物件?

(b) 同樣的30 分鐘駕駛來節省 $50,今次改為購買一件價格 $500 的物件? 

(c) 同樣的30 分鐘駕駛來節省 $50,改為購買一件價格 $1,000 的物件?

 

結果:

  • 富人會較願意駕駛 30 分鐘來節省 $50 去購買一件價格 $300 的物件,來賺取較大折扣規模 (larger discount size)。
  • 窮人則沒有此考慮,不論折扣規模多少,他們 (a) to (c) 的答案都一樣。他們大概知道:30 分鐘值 $50,但對 discount size 則不敏感。
這說明,窮人較富人「比例思考  (Proportional thinking) 」不敏感



結語

估值是一回不容易的事,尤其是一些不可見又無形的東西,就更困難。在 <Trade-offs in Decison Making> 內,我用了 WTP 願意付出的金錢來量化時間、心理折磨、聲譽損害等無形東西。但原來,這個量化模型可能會受到個人資源匱乏的程度而影響。所以說,當要用到 Trade-off 來估值時,要把資源匱乏程度的框架效應 factor in 加入考慮。

另外,我學到了另一估值方法,除了用絕對估值法(如:DCF、DDM、地價、reinstatement cost 重建費用)和比較估值法(如:PE、PB、EV/EBITDA、PEG、等)之外,還有可以用 Tradeoff 來估值。

其實這些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 是可以好好利用,例如:

  • 「資源匱乏」的思維內在化 (internalise scarcity in mind),令它成為思考根據點,以保護我們不被外在因素影響而高估東西價格。"... it may be the case when scarcity becomes a psychological reality, we create a context which we carry with us and which more steadily frames our perspective." - Zhu & Ratner (2014) 
  • 至於日常消費,最好還是用窮人思維Tradeoff 來思考: 買了一件東西,便不能買另一件東西。用那不能買的東西的價格,來評估那想買東西的價格。
  • 當要評定價格是平宜定昂貴時,最好還是small account 作為參考點比較。
  • 比例思考  (Proportional thinking)上,要用富人思維,要對較大折扣規模 (larger discount size) 敏感。焦點應放在 discount size,而非多少分鐘值多少錢的絕對值上。
這樣便可以減低高估風險,及管控好我們日常用錢的習慣



Reference

Meng Zhu, Rebecca K. Ratner (2014), Why Having So Little Means So Much: Scarcity Shapes Consumer Decision Making,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42, available from: http://www.acrwebsite.org/volumes/1017568/volumes/v42/NA-42

Thaler Richard H. (1985), Mental Accounting and Consumer Choice, Marketing Science, 4 (3), 199-214.

 

 

=======================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本人無法保證在本網誌所提供的資料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錯誤、誤差、遺漏、或侵權性質、誹謗性質或虛假性質的信息或任何其他可導致冒犯或在其他方面引致發生任何追索或投訴的資料或遺漏,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本人概不承擔任何有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本網誌的所有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屬本人所有專屬財產,均受知識產權法例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保護版權的法例)所保障。根據此法例及權利,任何未經授權使用的資料均屬侵權行為。在未經本人明確同意授權下,本網誌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之全部或部份均不可被使用、複印、改編、修改、發表、儲存或以其他方式複製分發、發佈或向公眾提供、銷售、傳送該等版權作品作任何用途。

 © Copyright 2021-2022 高山雪 Snow Hill.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熱門文章

有一派投資叫「動能投資」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1): 價值函數 (Value Function)

風險決策的兩個理論: 期望值 & 期望效用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2): 機率加權函數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

電影筆記 | First Do No Harm - (1) 故事描述

期望投資回報: 計算方法

成熟也有指標 (Emotional Maturity)

恐慌心理下的市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