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 有限理性 (2): 捷思 (Heuristics) 與偏誤 (Biases)
捷思 (Heuristics)
捷思是指在未能掌握資訊的情況下,卻沒有頭緒,但又要做判斷,為了解決問題,人類會利用某種思維方式來對機率和頻率作判斷。這種思維方式是一種思考捷徑 (mental shortcut),被稱為「捷思」。簡單來說,捷思是一種直覺判斷。
常識是一種即時的直覺,直接地浮現腦海,不需思考,所以常識也是捷思的一種。
透過捷思而作出的判斷,經常與客觀的機率判斷,相差甚遠。例如,強烈情緒造成的情緒加權,而導致客觀機率大大被扭曲,這就是「機率忽視偏誤 (Probability Neglect)」。
所以,在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作決策時,必須要計算客觀機率,再用機率作預測。有些人會認為捷思是一種思考陷阱。大部分時候,人都會用某種捷思來做判斷。而捷思伴隨的是「偏誤」(Biases)。
========================================
可得性捷思 (Availability Heuristic)
可得性捷思是指,當要判斷某事的機率和頻率時,人們一般會從記憶中,找一些立即找得出的一些可用 (available) 的事例作為基礎來作判斷。而這些「可用 (available) 的事例」一般是回想一些最新近發生的事件、或最顯著、最震撼的事例來思考。
問題是這些記憶中的事件內容,是經常受多種因素影響,例如,我們只記得:
- 事件的某部分,可能未必正確。
- 最容易想像得到的情境。
- 最新近發生的事情
- 最震撼、或最容易喚起強烈情緒、或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
當人們運用這種捷思時,腦海會浮現最新近、最震撼、或最容易喚起強烈情緒、或最容易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部分,這些事情發生的機率會被我們的情感加權,而不正確地倍大,也是「機率忽視偏誤 (Probability Neglect)」。。
====================================
代表性捷思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代表性捷思是指,憑某現象或某部分的特徵,來判斷整體的機率和頻率,誤以為某部分是最具代表性。
例子 1:箱子內有綠色 (G) 和紅色 (R) 兩種顏色的球,你多次從箱內取出球,以下哪個選項你認為是最可能發生的結果?
A: RGRRR
B: GRGRRR
C: GRRRRR
謬誤:大多數人會選 B,接著 A,少數選 C。因為大多數人會誤以為 B 最具代表性。
答案:正確答案是 A。因為 B 選項比 A 選項昰多了一個 G 在 RGRRR 之前,所以 RGRRR 出現的頻率,當然會比 GRGRRR 高。因此,A 是最高機率,即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這個就是交集規則。
其他 Representative Heuristic 的例子:
- 少數法則:誤把大數法則得出來的觀察,放在樣本過少的事件上作結論。
- 賭徒謬誤:誤把擲硬幣得出的結果來判斷下一次擲硬幣的結果。
- 忽視均值回歸:誤把單一的小樣本來評估。
- 先入為主:忽視基本率 (Base Rate Fallacy),誤把焦點放在結果上,而忽視了那最決定性的基本率。
=====================================
錨定效應 (Anchoring Effect)
錨定的意思是,在不確定時設定的初始值,又稱錨定點。
錨定效應是指,當要在不確定時作預測,是以最初的錨定點來調整判斷,而調整最終的預測值。所以最終的決策是受到最初的錨定點的影響,這種捷思就是錨定效應。
例子 2:(要即時回答)下面兩項公式,那項可得出一個較大的答案?
A:8 × 7 × 6 × 5 × 4 × 3 × 2 × 1
B:1 × 2 × 3 × 4 × 5 × 6 × 7 × 8
謬誤:大多數人會選 A,因為大多數人會將前面幾個數字作為錨定點而判斷。
答案:正確答案是 A 和 B 會有一樣的答案,大家都是 8! = 40320。選 A 是因為前面幾個數字 8 × 7 × 6 的答案是大過 B 的 1 × 2 × 3 的答案。
例子 3:假設一本書比擦膠貴 $100,它們的價格總和是 $110。請問擦膠是多少錢?(要即時回答)
謬誤:大多數人會說擦膠是 $10。因為:$100 + x = $110 ,x = $10。
答案:正確答案是:擦膠是 $5。因為:
Let: 書的價格 = P;擦膠的價格 = x
P - x = $100 Eq. 1
P + x = $110 Eq. 2
Sub Eq. 1 into Eq. 2:
(x + $100) + x = $110
2x = $10
x = $5
這裡的捷思是,大多數人會誤以為書的價格是 $100 來開始思考。這個「書是 $100 」便成了錨定點。
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 錨定效應是很容易產生確認偏誤 (Confirmation Bias)。
- 確認偏誤是指,自己的意見產生以後,只搜集支持自己意見的資訊,完全忽視否定自己意見的資訊。所以,人們會錯誤地解讀成:資訊是支持自己的意見。
錨定效應如何影響股市
Robert Shiller 說道:「傳統上,股價是由經濟和企業基本因素決定,可是我們是無法得知股票的真正價格。所以投資人會以某錨定點來作判斷。具代表性的錨定點,如:記憶猶新的股價、市場的平均指數、股票的 PE、或市場的其他股票的股價、等。」
James Montier 在<投資心理戰>書中說:「在缺乏可靠資訊情況下,昨天的股價就是今天的股價的「錨」」。
我在<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5): 如何應用在股市>已寫過,人們會以過去的股票回報作為錨定點來預測未來回報。
情感捷思 (Affect Heuristic)
當人類面對決策時,會先以直覺,而直覺會伴隨情感,尤其是在即時決策上,情感擔當著重要角色。人們有時會以為自己用了理性考慮,但實際上他們的選擇 X 是根據他們自己的情感、喜惡。只是因為他們喜歡 X,所以選擇 X。若人們喜歡某東西,會自然對 X 產生正面情緒,而伴隨的是認為選擇 X 的風險低、效率高,並收集他們認為可信的資訊,來支持自己選擇 X 是正確的想法,相反不選擇亦然。這是情感捷思。
這種捷思是因為沒時間深思,情感便主宰了人們的判斷。情感反應有時是跟可得性捷思和代表性捷思差別不多。情感捷思除了會根據情感、喜惡來作決定之外,還會根據以往經驗。因為當人在一處境有過令其反感、討厭、被侮辱等不良待遇的經驗後,之後當人在同一相似處境時,是不能清晰思考,更不會作理性分析。那時人的即時反應便只能依賴情感捷思。
Amos Tversky 和 Richard Thaler 對於人的偏好 (preference) 的問題上,他們的立場跟傳統經濟學家認為「人的偏好是穩定且沒矛盾,有一致性和會維持不變」相反, Tversky 和 Thaler 認為偏好會隨著人(決策者和週遭的人)身處的狀況和脈絡(變動)而形成,亦即是隨著狀況改變而改變偏好。
若果情感是一種易變(或會變)的東西,會隨著時間、情境、處境而改變,理性的選擇是很難基於一樣易變的東西進行。
情感捷思當然並不理性,但有時理性也不一定帶來最佳效果。就如<賽局理論 (Game Theory):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內的兩名囚犯,如果他們都是絕對理性及只著重私利,他們都應該背叛大家,後果卻不是最好。反過來,若雙方都讓情感主導,有著彼此不背叛的承諾,後果才是對大家最好。情感捷思有時得出的判斷,是比理性判斷為佳。
另外一個相當重要的捷思,就是框架效應 (Framing Effect),我會留在下篇文章詳盡。
結語
人的理性本身是有其限制的 (limitations of rationality),所以人要發展理性分析、判斷及思考方法,也就是所謂「理性決策模型」。但這些決策模型亦有眾多出錯的問題,原因包括:
- 假設錯誤 (assumption error),
- 數據收集錯誤 (data collection error),
- 數據遺漏 (missing data),
- 數據不足 (insufficient data),
- 變項的不確定性 (variables' uncertainties),
- 計算的誤差 (calculation error),
- 用錯時間距 (wrong timeframe),
- 用錯計算或思考模型 (wrong model employed),
- 用錯統計分布 (wrong statistical distribution employed),
- 模型的預測準確性 (forecast accuracy) 及精確性 (forecast precision),
- 決策者解讀結果的錯誤或失誤 (例如:故事忽視離群值,忽視少發生機率的事件,完全錯誤理解),等等。
只要以上每一樣有少許的錯誤,足已導致預測結果大幅偏離事實。
所以,有時用捷思作的決定,未必比理性決策差,有時反而會更好。因為這個 mental shortcuts 已包含了以上的假設、數據、計算等因素,隨著情境和處境改變,一併改變而直接跳至結果。
當以捷思決定時,我們亦可以引入一些理性元素,來減低自己判斷出錯。我們要知悉哪些會影響我們判斷的偏誤、效應、情感、捷思,而盡可能避免自己犯錯。除了知悉和避免之外,另一個可以減低自己判斷出錯的方法,就是思考跟你相反意見的理據,解釋為何自己不認同他們。
Related Topics:
我的書架 | 有限理性 (2): 捷思 (Heuristics) 與偏誤 (Biases)
我的書架 | 有限理性 (4): 心理帳戶 (Mental Account)
我的書架 | 有限理性 (5): 雙曲折現 (Hyperbolic Discounting)與現時偏誤 (Present Bias)
機率忽視偏誤 (1) (Probability Neglect)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2): 機率加權函數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5): 如何應用在股市
賽局理論 (Game Theory): 囚徒困境 (Prisoner's Dilemma)
References
友野典男,有限理性: 行為經濟學入門首選,大牌出版。
=======================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本人無法保證在本網誌所提供的資料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錯誤、誤差、遺漏、或侵權性質、誹謗性質或虛假性質的信息或任何其他可導致冒犯或在其他方面引致發生任何追索或投訴的資料或遺漏,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本人概不承擔任何有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本網誌的所有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屬本人所有專屬財產,均受知識產權法例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保護版權的法例)所保障。根據此法例及權利,任何未經授權使用的資料均屬侵權行為。在未經本人明確同意授權下,本網誌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之全部或部份均不可被使用、複印、改編、修改、發表、儲存或以其他方式複製分發、發佈或向公眾提供、銷售、傳送該等版權作品作任何用途。
(c) 2021-2022. 高山雪 Snow Hill.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