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市場是否估值過高?(Market Valuation)

市場估值

怎樣知道現時市場平宜定昂貴?那就要靠市場的估值指標。因為我們知道投資回報,除了跟企業的創造價值能力(即盈利能力),股息有關之外,還有跟市場估值變動有關。

投資回報 = 企業的盈利能力 (%) + 股息 (%) + 市場估值變動 (%)

Investment Return (%) = Dividend Yield (%)+ Business Growth (%)+ Change of Valuation (%) 

(Gurufocus, Shiller PE – A Better Measurement of Market Valuation, https://www.gurufocus.com/shiller-PE.php)

市場估值並非空泛之談,事實上, 我們可以透過市場估值來看市場有否被高估,來估計市場風險,從而調整自己的投資策略。這是一般的量化工具,是用現時數據來跟歷史數據作統計學上的比較,然後得到一些結論。不一定準確,也不一定能即時反映,但可以作為參考。

以下我會透過三個市場估值方法 (1) PE, (2) Shiller PE, (3) Buffet Indicator ,來衡量現時美股是否被高估。

 


(1) 傳統的估值指標:

本益比 (市盈率,Price-to-Earning ratio, PE)


PE 就是最古典的比較性估值工具,其公式是:

PE = Stock Price / Earnings per share

PE 的數值愈高愈昂貴,因為若非股價過高,便是企業盈餘過低。說它是比較性用途原因是,它數值本身是沒有意義,只要比較起自己過往,或比較其他同儕的 PE 數值大小,才能得出股價是平宜或昂貴的結論,這個比較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而就整個市場來看,用 S&P 500 Index 的指數與整體企業盈利,其公式是:

PE = S&P 500 Index / 在 S&P 500 內整體企業的總EPS

現在的結果 (Oct 12, 2020):
現在 S&P 500 的PE: 35.62 (Oct 12, 2020) (https://www.multpl.com/s-p-500-pe-ratio



過去 20 年的平均 PE 數據 (Data source: https://www.multpl.com/s-p-500-pe-ratio/table/by-year):
平均 PE : 25.57
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12.7
最低: 14.87
最高: 70.91

過去 149 年(由 1871 至 2020 年)的 S&P 500 的PE 數據 (https://www.multpl.com/s-p-500-pe-ratio):
平均: 15.85
中位數: 14.83
最低: 5.31 (Dec 1917)
最高: 123.73 (May 2009)


這代表什麼?

用現時的 S&P 500 的PE 數值相較歷史平均數值,可以知道現時的 PE 是平均值的 224.7%,高出 2.2 倍。較過去 20 年的平均值高出139%。亦即代表現時美國股票巿場出現被高估 (overvalued) 情況。

傳統的 PE 計算再一個弊端,就是只會用現價除以過去的一年企業盈餘來計算,而英文稱作“Trailing PE”(歷史市盈率,靜態 PE)。若用預估未來企業的一年企業盈餘來計算,則稱為 “Forward PE” (預測市盈率,動態 PE)。

而這裡的 S&P 500的 PE,就是用了 traililng PE 來顯示。弊處是 S&P 500 內的企業因為經濟週期中的擴張或收縮而得出的盈餘來與現價相比,得到的比率較波動,因為企業的事件或業績會即時反映在股價上,但用來計算的卻是過去一年的盈餘。所以,PE 會忽高忽低的波幅。

以上兩種估值數據 (Trailing PE 和Forward PE) 都不能真正反映現時狀況。就長期而言,一年的盈餘數據又不足以有長期業績的反映,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波動。所以是既不能反映現狀,也沒有反映長期盈餘及市場估值的意義。


 

市場估值, Buffet Indicator, Shiller PE, CAPE, PE10

Figure 1. S&P PE ratio in all years data (https://www.multpl.com/s-p-500-pe-ratio) 


(2) Shiller PE ratio (Cyclical Adjusted Price Earning CAPE, or PE10 ratio)

為了使 PE 更能反映長期估值意義,另一個比較合理的改良傳統 PE 的估值比率工具是 Shiller PE, 有人稱之為 CAPE 或 PE 10。這是由 Prof Robert Shiller 創立的改良PE 計算方法的工具。

Shiller PE 的公式是:

Shiller PE = Stock Price / (Inflation-adjusted 10Y-averaged Annual Earnings)


意義在於改良分母計算,不是只用過去一年的企業盈餘,而是用 (i) 每年的企業盈餘要先用通脹率調整後得出的通脹調整後盈餘;(ii) 十年通脹調整後企業盈餘的平均值作為平均年化盈餘。

計算方法:

  • 每年的企業盈餘要先用通脹率 (Consumer Product Index, CPI) 調整,折現到現價後,就得出每年年化通脹調整後盈餘;
  • 加總十年內的總年化通脹調整後盈餘,得出十年的總盈餘;
  • 計算平均年化通脹調整後盈餘。
  • 再以現時股價計算 Shiller PE。


S&P 500 指數來說,現時股價等於現時指數,企業盈餘等於 S&P 500 內的所有企業總盈餘,而平均年化通脹調整後盈餘就跟以上一樣 。 

Shiller PE 的公式是:

Shiller PE for S&P 500 = S&P index / (Inflation-adjusted 10Y-averaged Annual Earnings for all companies)


這樣得出的 Shiller PE 結果更能反映長期估值。


現在的結果 (Oct 12, 2020):

現在 Shiller PE: 32.32 (Oct 12, 2020) (https://www.multpl.com/s-p-500-pe-ratio)


過去 20 年的平均 Shiller PE 數據 (Data source: https://www.multpl.com/shiller-pe/table/by-year):平均 Shiller PE : 26.86
標準差 (standard deviation): 6.11
最低: 15.17
最高: 43.77


過去 149 年(由 1871 至 2020 年)的Shiller PE 數據 (https://www.multpl.com/shiller-pe):
平均: 16.75
中位數: 15.81
最低: 1.78 (Dec 1920)
最高: 44.19 (Dec 1999)

要訂定是被高估或嚴重被高估,可以運用標準差,用近 20 年數據:

  • 平均值 + 2*標準差:嚴重被高估 (39.08)
  •  平均值 + 標準差:被高估 (32.97)
  •  平均值:公平估值 (26.86)
  •  平均值- 標準差:被低估 (20.75)
  •  平均值- 2*標準差:嚴重被低估 (14.64)


市場估值, Market Valuation, Shiller PE, CAPE, PE10
Figure 2. Shiller PE ratio in the recent 20 Years. (data source: https://www.multpl.com/shiller-pe/table/by-year)

 

市場估值, Shiller PE, CAPE, PE10

Figure 3. Shiller PE ratio in all years available data (https://www.multpl.com/shiller-pe)

 

這又代表什麼?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知道,現時 S&P 500 的 Shiller PE 相比20 年的平均 Shiller PE 高出 20.3%。而相比 149年歷史 Shiller PE,高出 93%。跟傳統 S&P 500 PE 一樣,現時的美國股市是被高估 (overvalued) 了。

如看 Shiller PE 的標準差 (6.11) 比起傳統 S&P 500 PE的標準差 (12.7),Shiller PE的標準差少了一倍,這支持了Shiller PE 計算法的有效性。Shiller PE 的波幅減少了,而且更有效反映市場股值。

 

(3) Buffet Indicator (Total Market Capitalisation-to-GDP ratio, TMC/GDP) 

這是另一個市場估值工具:Buffet Indicator (又稱:Total Market Capitalisation to GDP ratio, TMC/GDP) 。

原本這個比率是用國民生產毛額 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 ,但後來發現,在美國的 GNP 跟國民生產總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相差大約只有 1%,所以後來人們為了方便,就用 GDP 來計算此比率。

它的原理是用 GDP來反映經濟規模,而總市值 (Total Market Cap) 是代表市場估值。簡單來說,在 S&P 500 內的企業都會經歷經濟循環,亦即是:在經濟衰退時,企業盈餘收縮;而相反在經濟蓬勃時,企業盈餘擴張。而市場會基於企業的盈餘、前景、競爭優勢、護城河等因素來進行投資買賣,而會反映在股價上。如經濟好,企業營商環境好,盈餘增加,股價上升,當然企業的市值也會上升。相反地,市值下降。如此一來,計算出來的 TMC/GDP 比率,不論在經濟好或壞,在經濟週期中的哪一個階段,如果市場估值是公平的話,TMC/GDP 比率應該是一樣。如有不同,高於或低於那歷史平均值,便會得出高估或低估的結論。

這難怪巴菲特曾說:「TMC/GDP 可能是任何時間,最好單一市場估值指標。」

Warren Buffet, “probably the best single measure of where valuations stand at any given moment.”

Buffet Indicator 的公式是:

Buffet Indicator = (Stock Price / GDP) * 100%



而用於整體美股市場,Buffet Indicator 的公式是:

Buffet Indicator = (Total Market Capitalisation / GDP) * 100%


一般來說,大眾也接受用 Wilshire 5000 Index (^W5000) 來代表總市值 (Total market cap, TMC) ,這個數據也很容易找到。

但要把Wilshire 5000 Index指數乘以11.5 億美元 (US$1.15 billion) 才能作計算用途,因為現時的 Wilshire 5000 指數每增加一點,代表總市值增加11.5 億美元。(Current Market Valuation, http://www.currentmarketvaluation.com/models/buffett-indicator.php#theory-data)

而美國GDP 的數據也很容易找到,如美國聯儲局:https://fred.stlouisfed.org/series/GDP

又或  https://www.multpl.com/us-gdp



現在的結果 (Oct 12, 2020):

現在 Buffet Indicator: 183.8% (Oct 12, 2020)  (https://www.gurufocus.com/stock-market-valuations.php)

 

過去 50 年的數據  (https://www.gurufocus.com/stock-market-valuations.php)

平均 : 81% (https://www.longtermtrends.net/market-cap-to-gdp-the-buffett-indicator/

最低: 32.7% (July 1982)

最高: 183.8% (Oct 2020)

 

 

市場估值, Market Valuation, Buffet Indicator, TMC/GDP

Figure 4. Buffet Indicator in recent 20 years (https://www.gurufocus.com/stock-market-valuations.php)

 

而Buffet Indicator 互動式即時圖,可以在以下找到:

https://www.longtermtrends.net/market-cap-to-gdp-the-buffett-indicator/

 

這又代表什麼?

現時 Buffet Indicator 相比 50 年的平均宜高出 2.26 倍。根據下表 (Table 1),結論是現時的美國股市是已被嚴重高估 ( significant overvalued) 了。 跟傳統 S&P 500 PE 及 Shiller PE 的結論大概一致。 



Table 1. Buffet Indicator 的市場估值含意 (https://www.gurufocus.com/stock-market-valuations.php)

市場估值, Buffet Indicator

 


總結

綜合以上三個市場估值指標來看,現時的美國股市,若非是被嚴重高估也算是被高估。在這種超買及貪婪的市場狀態,投資策略應該轉為保守,但又不要完全離開市場,因為這些指標只是用歷史數據作比較,然後得出結論。

在統計學上:

  • 由平均值加減一個一標準差是68%。即代表,歷史上,市場有 68% 的時間是留在這區間。這附合了均值回歸 (revert to mean) 的理論,升了跌了,最終也會向平均值靠攏,所以在這區域的時間是最長的。

  • 而平均值加減兩個標準差的總數則是95%,即超出一個標準差區域。 這是說市場有14% 的時間是處於被高估的狀態,14% 的時間是處於被低估的狀態。

  • 而平均值加減三個標準差的總數則是99.7%,即超出兩個標準差區域。 這是說市場有2.4% 的時間是處於被嚴重高估的狀態,2.4% 的時間是處於嚴重被低估的狀態。就是現時的時況。


投資策略應該轉為保守,意思是可以增加現金倉位,開始研究個別價值股票。預備待市場作出重大調整或崩盤時,便可大舉買入一些便宜、產業及行業前景美好、企業業績亮麗、有競爭優勢、有護城河、有定價權等的優質價值股。但是在選擇價值股時,要注意其動能,要有動能的價值股才值得持有。另外,也可以留意一些增長股等。因為,價值股在經濟陷於衰退時,其反彈的力度是最好的。

 

 

References

S&P PE ratio, https://www.multpl.com/s-p-500-pe-ratio

Shiller PE ratio, https://www.multpl.com/shiller-pe

Gurufocus, Shiller PE – A Better Measurement of Market Valuation, https://www.gurufocus.com/shiller-PE.php

Gurufocus, Shiller PE, interactive chart, https://www.gurufocus.com/economic_indicators/56/shiller-pe?search=

Gurufocus, Buffett Indicator: Where Are We with Market Valuations?, https://www.gurufocus.com/stock-market-valuations.php

Current Market Valuation, Buffet Indicator, http://www.currentmarketvaluation.com/models/buffett-indicator.php

DQYDJ, Buffet Indicator: Is the Stock Market Overpriced?, https://dqydj.com/buffett-indicator/

Longtermtrends, Wilshire 5000 to GDP ratio, Interactive chart: https://www.longtermtrends.net/market-cap-to-gdp-the-buffett-indicator/



=======================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本人或任何人等的一切言論,並不構成任何投資買賣的要約、招攬、邀請、誘使、建議或推薦。投資涉及風險,讀者應考慮該投資是否適合閣下的個別情況,務請讀者運用個人獨立思考、求證、分析,讀者一切的投資決定以及該投資引致的收益或損失,概與本人無涉。

另外本人無法保證在本網誌所提供的資料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任何 錯誤、誤差、遺漏、或侵權性質、誹謗性質或虛假性質的信息或任何其他可導致冒犯或在其他方面引致發生任何追索或投訴的資料或遺漏,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本人概不承擔任何有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本網誌的所有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屬本人所有專屬財產,均受知識產權法例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保護版權的法例)所保障。根據此法例及權利,任何未經授權使用的資料均屬侵權行為。在未經本人明確同意授權下,本網誌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之全部或部份均不可被使用、複印、改編、修改、發表、儲存或以其他方式複製分發、發佈或向公眾提供、銷售、傳送該等版權作品作任何用途。

(c) 2020 高山雪.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熱門文章

有一派投資叫「動能投資」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1): 價值函數 (Value Function)

風險決策的兩個理論: 期望值 & 期望效用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2): 機率加權函數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

電影筆記 | First Do No Harm - (1) 故事描述

期望投資回報: 計算方法

成熟也有指標 (Emotional Maturity)

機率思維 | 大數法則, ⼩數定律, 賭徒謬誤, 墨菲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