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 行為投資金律 (2/4): 十個行為投資金律(上)

 <行為投資金律>,作者:丹尼爾. 克羅斯比。

原著:The Laws of Wealth: Psychology and the Secret to Investing Success, by Daniel Crosby

續上篇: 行為投資金律 (1/4): 人類行為風險

 以下是我以自己的理解寫下的規則, 亦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意見,與原文不盡相同。

十個行為投資金律:

所謂「行為投資金律」, 就是 Daniel Crosby 就著人類在投資上最容易墮入的行為偏誤列出的自我管理的規律,如何正確執行正確良好投資行為。

以下是第一至第五個行為投資金律,而第六至第十個金律會在下篇再談。   

第一個行為投資金律: 自己的行為是賠錢主因

投資者最大的問題,而且最影響投資回報的因素,便是他自己的行為。 這些行為往往令人在錯誤的時機做出高買低賣的錯誤行為。投資者的行為就是創造財富的關鍵,在市場波動時,應該保持冷靜,繼續定期投資,而且將眼光專注在長期回報之上。
 
一般人在升市時,搶著買入獲利;而在跌市賠錢時,又匆匆沽售離場,無限循環,以為這就是追求回報最大化的途徑。其實,說穿了,這是缺乏自我克制力,跟隨大市的從眾行為,完美展現高買、低賣的笨蛋行為。
 
如果是能自我克制的投資者,在跌市時,不會沽出而是要持續並加大投資額。當然該項投資是有價值及附合一定選股策略的投資。雖然,我們知道這些不當行為重要性,但是人類的本能反應往往會做出一些與我們所知道的相違背。要抵抗這種不當行為的誘惑及自然反應,其中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動化」。我們應該隨資薪上升而同步增加投資金額,並設定恆常機械式的自動化運作,這樣可以抵禦自己因市況氣氛轉變而造出的一些衝動行為。


第二個行為投資金律: 行為教練

Crosby 建議聘用財務顧問作為你的行為教練。所謂行為教練,是有一個有財務知識的其他人來制止我們的不當行為、增加我們的自信、安全感、和提升決策質素,從而令我們的長期投資回報上有所提升。Crosby 也舉出一些數據來支持這點。也列出選擇財務顧問時,用什麼問題作為選擇財務顧問的基礎。
 
可是,筆者在這一點不敢苟同,原因是:
(i) 財務顧問不是免費的,據Crosby 描述一般聘請財務顧問要每年付回報率的3%。我想這可能是美國的情況,在香港即使是普通基金,其所謂的管理費、Agent fee 也要付整個組合總額的3%,而不是年度回報率的3%,而且是不論賺了、賠了也要每年付費。要如他描述般給出這些貼身建議的財務顧問,我想必不止於3%。
 
(ii) 財務顧問給出的投資建議的可信度與他們要付的責任及收入,是沒有直接正關聯。如果財務顧問的建議不好,令我賠錢。對我是切膚之痛,對他們是少賺了些。如用年度回報率計算的,他們最多是賺少些(因為他們不止我一個客戶);而如果用整個組合總額計算的話,他們的工作是穩賺不賠的。我的投資若是賠錢了,這是我的錢,但對他們卻是 OPM (Other Peoples' Money),只是少賺了些,不會有真實的損失。那麼,他們給出的投資建議,我可以有多相信呢?我明白,投資建議的準確度,邏輯上與責任及收入不是一定有必然關係的,但是他們也沒有誘因一定要給予我最好的建議,因為得失與他們關係不大,這也是普通常識 (common sense) 吧。
 
筆者不知道 Crosby 本人是否一名財務顧問,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極度不理智的選項,本人極不贊同,除非是免費,但世界上又哪有可能會有免費午餐這回事呢?縱使有,大家也要非常小心那人的意圖何在。他們給出的投資建議的質素如何,他們又沒有責任要付。更糟的是,這會否造成噪音?所以,還是不聘用財務顧問是最好,節省長年累月的累積交易成本,寧可靠其他方法來制衡自己罷了。
 
 

第三個行為投資金律: 駕馭熊市下的非理性焦慮

投資者的行為問題,就是真正做到我們巳知的情緒干擾行為。當咀巴說「在他人充滿恐懼時,我們伺機而動」,但當我們真正在其市場氣氛時,我們很多時候會被自己的負面情緒或過份自信而影響,做出一些違反我們已知知識的行為

我們知道,所謂「市場調整」(Correction) 意思是指股價下跌 10%;而所謂「態市」是指股價下跌 20%。在美國股市,市場調整平均一年一次;而熊市則平均三年半一次。儘管每一次調整,媒體總是十分負面地誇大那 10 - 20% 損失,但其實,那些場調整,升升跌跌是平常不過的現象。所以,不論是市場調整或是市都是市場循環的必經過程 (Table 1),我們應該做的,不是要跟隨市場氣氛,而是要認清,這才是真正的購買時機。

焦慮情緒比平靜更容易依附在我們的腦海中。而在市場波動時,恐懼心態就會被放大而誇大熊市的毀滅力。但事實往往是相反,當市場處於最嚇人的時刻,其實反而是最安全的時候 。例如,我們會認為高失業率會令股市下跌,但市場卻告訴你那違反直覺的事實:高失業率反而帶來股市上升。

班 . 卡爾森 (Ben Carlson) 發現:當市場從「不錯」到「超捧」的時候,不是表現最佳的候。反而,當市場從「超恐怖」到「沒那麼恐怖」的時候,才是表現最佳的候。所以,我們要善用他人的恐慌來換取自己獲利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要有「看破局勢」的意志,不要被市場牽著走。投資就像養大小孩一樣,要把眼光放在長遠目標上,不是要盯著每天的升跌。如果我們已預料到市場調整及熊市只是經濟循環最自然的階段,而且必然會出現,那麼這對我們的心理影響便會減至最少。在平日,列出一張自己心中想買入但現時股價過高的股票清單,待股市波動,眾人恐懼而股價吸引時伺機買入

可是,若是只透過個人意志來克服這些弱點,是十分困難的。要成功克服人類在決策時容易被情緒干擾的缺點,及要掌控人的非理性焦慮,我們必須透過系統性程序自動化操作,捕捉買入時機,而避開個人情緒的影響。 

行為投資金律 (2/5): 十個行為投資金律(上)
美國熊市分析

Table 1. 從1929 年以來,美國熊市分析 (丹尼爾. 克羅斯比,2009)。

 

 

第四個行為投資金律: 情緒會瞬間遮蔽交易常識

我們如何受情緒影響而做出不正確的投資?

情緒化的投資者會因為興奮而用過高的價格買入股票,卻又因為絕望而在股價過低時賣出股票,做出一些清醒理性投資者看來,是「高買、低賣」必賠的愚蠢行為。但在深受情緒影響下,人們明明知道的投資規則,一時間都可以拋諸腦後,變成了情緒投資。

情緒投資會擾亂我們對長期投資的時間規劃。當人對某事愈興奮,愈想有即時性的回報。而那「立刻」、「即時」的訊號會刺激大腦的邊緣區 (Limbic areas)而帶來興奮(這是處理情緒與記憶的大腦區域)。一般,興奮的投資者都是沒有耐心的投資者,而投資沒有耐心,最終只有虧損收場。
 
情緒更會影響人類記憶的檢索,會影響我們對過去的記憶,及對未來的想法。例如,一個人生很順利的人,是不會想到危險的事情;相反,一個人生不順利的人,滿腦子都是一些關連死亡的事。


實驗證實情緒會影響價格

社會學家 Jennifer Lerner 和團隊把志願者分成悲傷組和無感覺組。在悲傷組的人,會看一段悲劇及寫下涉及死亡的悲劇劇情。而無感覺組的人只看一段涉及魚的影片,寫下日常生活活動。然後,部分人被指派售賣螢光筆,並要為它訂定售價。而其他人則為那些螢光筆定出一個自己願意付出的價格 (willing-to-pay, WTP)。

結果顯示:

  • 作為買家,悲傷組的人比無感覺組的人,給出願意付出的價格多出 30%。
  • 而作為賣家,悲傷組的人比無感覺組的人,訂出的售價低了 33%。
這反映了情緒不論在買入或賣出也發揮著極大的影響力。同樣的一支螢光筆,在情緒不同的人手裡,可以有不同價格。也就是說,理性人可以用較低價買入,較高價賣出。

故事的力量

一隻 1980 年代,縫滿珠片的單隻手套,請問你願意付出多少來購買? 可能會是十元八塊美元吧!但如果告訴你,這是 Michael Jackson 曾經在他的演唱會穿戴過呢?那麼,這個故事就能徹底改變你對那老套的八十年代單隻手套的估值了。
 
故事能讓毫不特別的事物變得特別。所以,市場永遠不缺好故事,故事甚至可以能令人繞過常識、常理,作出不合理、不正確的決定。所以,故事也是行為投資者的敵人
 
投資世界中的 IPO (首次公開招股)股票,往往能呈現其說故事的威力。因為故事的力量、市場的亢奮氣氛、加上人們害怕錯過的心理,讓投資者總是覺得投資 IPO 特別誘人,即使已多麼昂貴。在美國進行 IPO 股票裡,在其發行後的前三年內,其平均每年表現是低於市場指標的 21%。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減低情緒的影響:
  • 不要立刻行動
  • 轉移自己注意力
  • 寫下自己想法和感受
  • 挑戰自己的毀滅性的悲觀思維
  • 盡力控制自己思路
  • 與朋友聊聊
  • 重新定義問題
  • 運動
  • 減少咖啡、酒精
另一個方法是用來實驗或讓自己釋放情緒,就是設立一個只有總資產 3% 的帳戶,供你有渠道來進行實驗或彌補自己在情緒上抑壓的損失

情緒故事都會影響人對事情的看法,包括:時間、風險、合理價格。所以,情緒和故事都是投資者的敵人。在制定投資決策時,我們必須徹底清除情緒這個因子。所有決定必須基於理智。
 
 
 
 

第五個行為投資金律: 不要以為自己勝於別人

相信自己比別人傑出或認為自己超越常人的想法,會導致人們忽視潛在危機,也是「過度自信偏誤」。 人總是樂觀的,人們往往會有把好事擁抱入懷的傾向而高估其發生機率;但同時又忽視壞事發生機率。

只承認自己成功,把賺錢結果歸功於自己能力超卓,而將失敗推搪至市場大環境甚至推給別人,這是「基本歸因偏誤」。這樣一來,你會什麼也沒學到。

老是強調符合自己想法的規則,想證明自己比他人強的投資者,將會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價。
不要以為自己是獨一無異,不要因為一次獲利而驕傲自滿基本歸因偏誤會令人低估不利條件,而輕視負面機率,這必定招致失敗

只有承認自己平凡, 自己無異於常人,一樣會有行為偏誤,那麼你才會學習如何抗衡,這才是成功投資的關鍵。要有行為干擾機制,來防止自己因為過度自信偏誤而鑄成大錯。例如,用自身的不完美和世事無常等最冷酷的事實來澆醒自己。

 
待續:

 

Reference

丹尼爾. 克羅斯比, 行為投資金律 大牌出版,2009 (Dr Daniel Crosby, The Laws of Wealth: Psychology and the Secret to Investing Success) 。

 

 ==========================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本人無法保證在本網誌所提供的資料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錯誤、誤差、遺漏、或侵權性質、誹謗性質或虛假性質的信息或任何其他可導致冒犯或在其他方面引致發生任何追索或投訴的資料或遺漏,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本人概不承擔任何有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本網誌的所有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屬本人所有專屬財產,均受知識產權法例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保護版權的法例)所保障。根據此法例及權利,任何未經授權使用的資料均屬侵權行為。在未經本人明確同意授權下,本網誌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之全部或部份均不可被使用、複印、改編、修改、發表、儲存或以其他方式複製分發、發佈或向公眾提供、銷售、傳送該等版權作品作任何用途。

(c) 2020 高山雪.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熱門文章

有一派投資叫「動能投資」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1): 價值函數 (Value Function)

風險決策的兩個理論: 期望值 & 期望效用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2): 機率加權函數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

電影筆記 | First Do No Harm - (1) 故事描述

期望投資回報: 計算方法

成熟也有指標 (Emotional Maturity)

恐慌心理下的市場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