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通脹 (Qualification Inflation)

學歷通脹 (Qualification Inflation)

先要聲明,在這裏筆者沒有意圖要低看某一階層職業。我們的社會是必須有從事不同階層職業的人,社會才運作正常。所以,我們要感恩,尤其對稍微較低階層勞工的付出,我們絕對需要感激及尊敬。以下的討論是由一個觀察到一個似乎是現象的描述和探討,絕無不敬。

現時,COVID-19在香港的社區爆發中,我們有些人是可以在家工作的。筆者是其中之一。在此段日子,筆者通常會去連鎖餐廳買一些快餐,有的時候會去麥當勞。令我驚訝的是,在那兒我遇到了一位幾年前(應該是5至6年前)畢業的學生在那兒工作。這位學生是一個自信(如果不是過度自信)和樂觀(如果不是天真)的女孩。以往還在學時,每次碰到我,她都試圖“教”我這樣和那樣。(是的,她正試圖教她的老師*。)但是這次,她遇見了我,卻把我當成一個陌生人,在我等待快餐的那一刻裡,她都把背面對著我。我想是為了避免那些諸如 「你為什麼在這裡?」之類的尷尬問題。

(*老師跟學生也可以是朋友,尤其在外國。但這裏是指該前學生的溝通技巧失誤問題。)



我有一個奇怪的想法,一個那麼有自信的人怎麼會從事這項較低技術的工作呢?(如上述所言,沒有對低技能的工作者不敬。)
據我所知,這名學生已在某本地大學獲得了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為什麼她需要在麥當勞工作?以她那自信的性格,她又為什麼會接受呢?我估她是不得不接受吧。我不禁要問 「那麼學歷重要嗎? 」,「我們要像台灣一樣走這條路嗎?」。

在我看來,高學歷的人從事低技能的工作,既是一種變化也是一種趨勢,尤其在經濟走下波的環境下,勢所難免。要知道,高學歷的人跟低學歷的人去競爭一份低技能的工作,高學歷者未必有優勢。因為這類人通常給人的觀感是原則及凌角也過多,要求又多,對於公司老闆來說,一份低技能的工有時寧可聘請低學歷者。高學歷者反而要費一番唇舌去說服顧主聘用他,甚至要收起高等學歷來應徵。即使是一份技能要求稍高的工作,對於公司來說,一名剛畢業的年青人只要他達到了某最低學歷要求,不論他是學士、碩士、甚至博士,這在公司看來也是一樣。因為,它們也是要付出一定成本來訓練他成為公司想要的人。
在畢業生供應高於職位需求下,公司根本不愁沒有人才供應。那麼,高學歷及超高學歷者會在畢業(或失業)後一段時間會接受一些技能要求稍低、薪資較低的工作。那便是高學歷者往低技能的工作遷移的情況。

學歷通脹, 學歷到底重要嗎
Thanks to Vasily Koloda on Unsplash.


學歷到底重要嗎?
回上面的問題:「學歷到底重要嗎?」
我們的父母時常說道:「努力獲取高學歷,然後找到一份好工作,便有高的收入,生活便得以有安穩的保障」。對他們來說這是對的,當時的學歷有著決定性的地位。但現在仍然可以適用嗎?我個人認為不再適用。

我們的學歷在普及教育下正在通脹,今天的學士跟七十年代的學士的待遇有著明顯的分別,就正如今天的$100跟二十年後的$100的購買力不一樣的情況一樣。現在的博士的待遇可能也不及當年七十年代的學士(因為現在博士的數量也逐步增加)。所以,學歷,在這個學歷通脹的社會上,再追逐學位、證書、或以自己有多少張學位證書或在那所名牌大學畢業為榮,這些思維已經是過時 (outdated)。在筆者來說,基本的學歷仍是需要的,因為這是入場門檻,也是第一印象。不管怎樣,有總比沒有的好。但是請謹記,這只是一些最基本門檻而不是最重要、最決定性的因素。過份地去追逐崇拜學歷是多愚蠢的事,只是在浪費時間成本。

歸根結底,是一個人的個性 (personality),開放性及靈活性 (openness and flexibility),溝通技巧 (communication skills) 和學習能力 (learning ability) 決定著他/她的人生或職業道路。只拿一兩張紙(即證書)是不可以幫助您達到上一代既定地圖上的目的地。

就像我正在談及的那位前學生一樣,我認為她最大的問題是溝通技巧。她經常試著做帶領,而喜歡用「給出指示去「教」人怎做」來示好。你認為這行得通嗎?我作為她的長輩,我並沒有怪她,因為我看通了她的這些行為是想表達她對其他人好的方式,但她並不意識到其他人可能會感覺到被冒犯。不是所有人也有此耐性去閱讀其他人的行為動機。因此,我認為,歸根結底,決定你的職業生涯的不是高學歷,而是你的個性和溝通技巧。另外還有學習能力。其實如果一個人個性夠開放及靈活,他/她自然願意學習新技能、知識、事物,而不會自關大門,固步自封。

世界已經變了,多樣技能的人生是現在的趨勢,單靠一種求生技能生存,實在太高風險。「多樣技能」的意思是擁有多項不同的謀生技能來保障自己生活。不要被以往的框架卡住,例如:以為自己是從事科學研究的就不可能學懂商科及經濟、投資、或繪畫、寫作、機械、甚至歷史、語言。英美等國家有很多例子是專業人仕在工餘時間仍學習新技能,同時創業;例如:Ali Abdaal是一名醫生創立了6Meds公司來幫助學生考入醫科,現已是全球生意,另外他也有其網上頻道。Rangan Chatterjee 是一名普通科醫生, 做完了BBC的節目 Doctor in the House 之後聲名大噪,現在也開了 YouTube,Podcast等網上頻道,出版了三本書。在美國,Kevin Jubbal 醫生也有Med School Insiders 的頻道及其他生意。在香港我也有聽聞有高學歷人仕當地盤工人同時學習股票投資。有學習能力、及學習動機 (motivation) 在現今社會是十分重要。在現時社會發展 ,人功智能將會是人類在工作職位上的大敵,學多些不同的技能、時間管理等知識,將是一種生活保障,尤其是對於一群年青人、少年,這是十分重要。情況有多糟,可看<下流世代>一書,或筆者的讀書筆記

在顧主而言,證書一定程度上是保證了某技能的能力(這只是在招聘階段,往後實際技能就是個別事情),那在招聘時,剩下來的競爭便是:個性,外表,和薪資。

個性,這與開放性及靈活性和溝通技巧相關,上面已討論過。

至於外表,雖然有些從事人力資源的人也承認,在各項條件相同情形下,顧主會偏向聘請一些天生美男美女。這可能也是事實。但是當天賦條件欠奉下怎辦?筆者認為只要你有足夠多技能,而每項技能你也可以學到足夠深來保障自己的生計時,那你自然有足夠自信、平和度去與人競爭,表現出來也較優勝地平穩。這裏指的「外表」是端莊 (decent)、自信 (self-assurance) ,當然也要表現得平易近人(起碼令別人感覺你是可以合作)。外表取決於你如何表現自己於人前,你期望別人怎樣適當地詮釋自己。例如:你在應徵律師樓工作,你是要表現得嚴謹而專業?打扮到像電影明星一樣?還是像迪士尼公園入面的卡通人物一樣跳皮呢?有時,外表太美麗未必一定有利,因為顧主會害怕你對其他顧員的影響及會懷疑你真實技能的能力。正如,筆者從未聽聞過有人會讚特朗普是美男(年青時除外)、林女仕是美女一樣。

另外,當你有多於一項從不同技能得來的收入時,你的議價能力就會提升,較不容易被人壓低資薪。世事往往是:你愈在乎得到的,你愈是得不到;你愈表現不在乎的,愈能得到。

接著,要靈活地隨時勢改變而懂得改變腦筋。別看貶現時我們眼前所見的,因為我們不會知道自己待在那低技能工作背後,可能可以學到的某些另外的技能足以令自己進步而找到另一份更好的工作,或認識到一些重要的朋友改寫命運,you never know。總之,人生總是超乎想像,這就是人生。


免責聲明
本網頁屬個人網誌,一切言論純屬個人意見及經驗分享。本人無法保證在本網誌所提供的資料有關內容的真確性和完整性,包括但不限於任何錯誤、誤差、遺漏、或侵權性質、誹謗性質或虛假性質的信息或任何其他可導致冒犯或在其他方面引致發生任何追索或投訴的資料或遺漏,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本人概不承擔任何有關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
本網誌的所有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屬本人所有專屬財產,均受知識產權法例及權利(包括但不限於保護版權的法例)所保障。根據此法例及權利,任何未經授權使用的資料均屬侵權行為。在未經本人明確同意授權下,本網誌資料、圖像與相片、文本之全部或部份均不可被使用、複印、改編、修改、發表、儲存或以其他方式複製分發、發佈或向公眾提供、銷售、傳送該等版權作品作任何用途。
(c) 2020 高山雪. All rights reserved.

留言

熱門文章

有一派投資叫「動能投資」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1): 價值函數 (Value Function)

風險決策的兩個理論: 期望值 & 期望效用

展望理論 Prospect Theory (2): 機率加權函數 (Probability Weighting Function)

電影筆記 | First Do No Harm - (1) 故事描述

期望投資回報: 計算方法

成熟也有指標 (Emotional Maturity)

機率思維 | 大數法則, ⼩數定律, 賭徒謬誤, 墨菲定律